2022年6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高考综合改革从2022年启动,2025年整体实施,采用“3+1+2”改革模式,即3门统考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2025年起,普通高校将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招生录取工作,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为国家科学选拔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二、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以分数呈现,成绩当年有效。
(二)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1.改革模式。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2.考试安排。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科目考试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成绩构成。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4.选考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5.录取方式。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三)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普通高中学校还可以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分年级在上述指标框架内增设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内容。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四川省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普通高中学校具体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写实记录成长过程,在整理遴选、公示确认、审核签字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确保档案材料客观真实。
(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
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加强省级统筹,立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安排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规模,发挥分类考试作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的作用。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服务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完善分类考试内容、形式和招生录取机制,着力选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教投集团旗下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落实高考综合改革
为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落实见效,教投集团积极组织绵实、南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工作,着力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发展指导、做好基础条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在校学生学习需要;二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暑期开展教师招聘工作解决师资紧缺问题,多举措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和使用等有关教师培训工作;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8月底前完成“高考综合改革”所需的智慧管理综合平台论证选型工作与智能电子班牌的建设工作,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四是着力加强选课指导。针对四川省选择考科目12种组合,学校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选课指南,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指导学生合理选课;五是着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